四月新番中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田中君总是如此慵懒》讲了一个整天懒洋洋、连说话都嫌费事的中二病高中少年的日常。
虽然这部动漫有诸多奇葩之处,但田中君关于偷懒的一段话还是引起了我的共鸣。这小子在课堂上睡觉的姿势非常讲究:“趴着睡的话手臂会麻;想靠在玻璃窗上吧,脖子会酸;用手托腮的话,姿势会越来越诡异,最后导致关节疼什么的。明明,我只是想悠闲点而已……”
动漫里说,“慵懒,比想象中的风险要高呢。”
作为一个典型懒虫,我认为,懒何止有风险,懒还得通过努力才能实现。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为偷懒而做的一些事。
(提示:以下描述的画面将十分不堪,请勿模仿)
因为懒,我如果要从身边拿什么东西,就会伸长腿用脚趾把它夹过来,为的是屁股绝不离开椅子。若东西离得比较远,那也好办,就先拿脚趾夹一个长度足够的物体,把它拨近之后,再夹取过来……人类的智慧体现在会使用工具嘛。
因为懒,我穿行在学校里几乎不抬手推门,而是助跑两步,用肩膀把门顶开。
因为懒,我在饭后收拾餐具前,要盯着眼前的碗筷静坐两分钟,精密计算怎样的排列组合能够使我在餐桌与洗碗池之间的往返次数最少化。
因为懒……
“努力”一词或许过于美化我的各种偷懒行为,难免令人不齿,但这些行为的目的都很统一:用最少的能量,完成最多的事。换一个更精简的词来形容,就是“效率最大化”。
偷懒的目的是追求效率。那么反过来想,效率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在时间上计算钻营,时刻希图事半功倍,阅读微博和朋友圈里的《高效率人士的8条做事原则》、《5种办法开始高效率一天》,恨不得花一星期的时间就获得别人一年的成果,其本质不就是偷懒吗?
而为了让我们舒舒服服地偷个懒,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们穷尽毕生、呕心沥血。交通工具为我们免去了驾车赶驴、跋山涉水的麻烦;技术通讯为我们节省了铺纸研墨、奋笔疾书的力气;电商代购和现代物流替我们完成了付款以外的所有程序……偷懒原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却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被妖魔化,沦落为人人避之不及,唯恐被盖在身上的丑陋印戳,这不是过河拆桥、得鱼忘筌吗?
如同食客赞扬菜肴的美味一般,能在偷懒中细细感受时间一分一秒的流淌,听风声、嗅花香,将忙乱的手脚和纷扰的思绪付予闲情,正是尊重感恩为我们抢下这一寸光阴的前人。
为了效率、为了感恩,这一刻,让我们停止折腾,来偷个懒吧。